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耐心倾听抚情绪 释法明理促解纷
耐心倾听抚情绪 释法明理促解纷
作者:技术科  发布时间:2024-05-11 17:54:28 打印 字号: | |

      近日,山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团队成功调解一起不当得利纠纷二审案件。

      2017年至2019年期间,曲某、巴某向次某借款,次某分两次给付曲某、巴某人民币共计26万元,双方口头约定月息3.5%甚至更高的利息。曲某、巴某自2017年5月16日开始向次某还款,至2021年3月24日累计还款356550元。曲某、巴某称因自身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无力再偿还借款利息,而次某催要利息的方式让其难以接受,即寻求法律途径对已支付的利息以不当得利为由请求次某返还而诉至法院。因双方口头约定的利率超出法律规定,一审法院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认定利率保护上限为年利率36%,经计算曲某、巴某向次某支付的利息未超过利率保护上限,遂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二审中,曲某、巴某称如果二审法院不能支持其诉求,会继续上诉或者寻求其他途径。经庭前调解,次某同意按一审庭后双方达成的调解方案即由其向曲某、巴某支付3000元,从此其与曲某、巴某借贷纠纷就此了结,但曲某、巴某认为与其期待差距甚远,而未能调解成功。合议庭为避免涉诉信访隐患,减轻当事人的诉累,达到案结事了的效果,在庭上征求双方当事人意见后,庭后继续进行调解。案件审判长巴桑拉珍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倾诉,进而就当事人的内心症结及矛盾点,既面对面讲法律,又背对背做工作,始终保持平和的语气和情绪状态与当事人敞开心扉,取得当事人的信任,促使双方意见趋近,对立情绪逐渐缓和。经过于法于理于情的释法明理后,双方达成次某向曲某、巴某分期支付6500元的调解协议,达到了互谅互让、案结事了的圆满效果。

 
来源:民商事审判团队
责任编辑:技术科
联系我们